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最近小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五代居然完美的避开了长子继承制,没有一个皇帝是嫡长子继承的。别说长子了,连亲生儿子继承的都少。

后梁(907~923年),即朱梁,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由朱温建立,在912年朱温第三子朱友珪杀死朱温,后成功弑父篡位。后朱友珪被其弟朱友贞推翻,朱友贞又当了皇帝,直到朱友贞被后唐所灭。后梁共三帝,无一为嫡长子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沙陀族建立的渗透王朝,定都洛京(今洛阳)。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因勤王有功被封晋王,建立前晋,从此割据河东。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晋国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期间晋国视梁朝为闰朝,仍奉唐朝正朔。909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晋王位。923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因李存勖复以“唐”为国号,故称“后唐”,以与“李唐”相别。

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镇压邺都兵变,却与变兵合流,率军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李从荣准备武力夺位,结果事败被杀。李嗣源病中闻变,受惊崩逝,终年六十七岁。

李嗣源决定由第三子李从厚嗣位,李从厚虽欲励精图治,但却不懂治国之道,处事优柔寡断,且无识人之明。后被李嗣源养子李从珂谋夺皇位。后唐同样没有长子继承,而且四帝还有两位是养子继承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帝,12年,另别称为石晋,初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后迁都东京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不久攻入洛阳,灭后唐。后晋的建立造成了燕云十六州大片领土的丢失,为日后北宋边患埋下了祸根。后晋建国后一直处于动乱状态,石敬瑭割地称儿的做法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他自己过去的亲信。石敬瑭死时,立侄石重贵为继承人。登基后,石重贵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944年契丹伐晋,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南)交战,互有胜负。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贵亲征,再次战败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同样的没有长子继承,还是养子。

后汉(947年-951年)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四个朝代。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后攻克并定都于东京开封。

948年,刘知远第二子刘承佑嗣位,即汉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平之,但汉隐帝猜忌郭威,欲杀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至此灭亡。共历二帝,立国仅三四年。这个虽然不是嫡长子,但好歹还是亲生儿子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周,历经三帝,享国10年。

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后汉高祖刘知远重任。刘知远临死时郭威是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他奉后汉隐帝刘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镇叛乱。954年,郭威驾崩,继子柴荣继位为帝称周世宗,柴荣继位后不久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去世,第四子柴宗训即位。显德七年(960年),柴宗训被迫禅位给赵匡胤,后周灭亡。同样无长子这个也出现了一个养子

其实五代只有郭威选择了养子柴荣继位,因为郭威的亲儿子都被汉隐帝害死了,只能选择养子。其余的养子继承都是谋朝篡位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