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看过《范进中举》的同学,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秀才都是穷困的呢?像范进还要像岳父胡屠夫借钱。

首先要说的,就是秀才为什么穷。其实要是乍一看,至少从明代时,秀才非但不穷,相反还是饭来张口:以明朝法律规定,一个人倘若考取秀才,每年可以拿到十八两白银的补贴。这钱放在明初时,非但不能说穷,更可以说衣食无忧。确保这些莘莘学子们不必忧心生活,一心苦读圣贤书。

秀才.jpg

但是,发展到明朝中后期时,传说中生活幸福的秀才,却是真穷掉渣了。首先一个无奈的现实,就是明朝突飞猛进的物价水平。虽说每年十八两白银的待遇,都还算保持不变。可是明朝的物价,却早已不是初年的光景:明朝十六世纪中叶后,北京城里的读书人,每年至少要赚到五十两白银,才能维持基本温饱,放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这数字更是高。苏州松江的读书人,每年至少七十两银子,才能摆脱窘迫生活。

而且这一点钱,还只是日常维持温饱的收入。事实上随着明朝腐败的加剧,教育行业的潜规则也越发甚嚣尘上。一个秀才如果想在名利场上更进一步,每年更得咬牙花钱孝敬学官。否则稍微得罪学官,恐怕考试资格都被剥夺。以明朝名臣耿定向的记载说,家乡那些穷秀才们,每年辛苦奔波生活,赚的钱绝大多数都要孝敬学官。甚至学官阴森森咳一声,就得把秀才们吓得哆嗦。老百姓们羡慕的秀才,就是这么连年被压榨。

于是,就在这残酷生活压力下,明朝中期起的大多数秀才,终于告别了以往可以关门悠闲读书的幸福,每年都要辛苦忙活生计。比如明朝一代直臣杨继盛,早年做秀才时,还要在外辛苦教书赚钱,而且为省点房租寄居在寺庙里。冬天冻得打哆嗦不说,而且经常半夜就饿醒。为了对抗饥饿,只能半夜里忍着寒冷在房间里转圈,简直是“其苦难言万一矣”。

读书.jpg

而当时的杨继盛,还只是光棍一条,换到很多拖家带口的秀才们,自然生活压力更大。比如明朝万历年间状元唐文献,当年中秀才时,就是一大家子人口。于是每年过了春节,就得外出工作,最苦累的几年里,甚至同时要做好几份工作,老婆也直到春节前的一两个月,才能忙里偷闲翻书学习。以至于每次坐下来读书,竟都到了“甚觉粗疏”的地步。很多明朝名臣的成功路,都充满这种辛酸。

而且像唐文献这样,最终能科场登第者,秀才里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却是一辈子的穷苦生活。以《五杂俎》的形容说,大多数秀才,基本都是“贫不能葬,身无完衣,长无家事”。一条科考路,是多少穷秀才一辈子的寒苦人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做秀才苦到这地步,为什么明朝的秀才们,依然前仆后继,削尖了脑袋狂奔呢?只要瞧瞧比秀才高一等级的举人生活就知道:简直是天上地下,未来简直太诱人。

一个明朝秀才,别管先前多穷苦,只要能考取举人,那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别看在明朝的官场圈里,举人出身好比二等公民,经常被进士身份的官员们随意拿捏,遇到事故更常被当背锅侠。但比起秀才来,却依然高高在上:虽说只能出仕一些微末小官,但在地方上却享有更多免税免差役特权,社会地位也极高,连地方官都要看他们脸色。所以一旦中举,就是摇身一变,从穷书生一跃成为家有产业的士绅阶层。在地方上过起耀武扬威的生活。

范进中举.jpg

这巨大差距,也就缩影了《儒林外史》里的经典一幕:穷秀才范进意外中举后,竟然瞬间就乐疯。做穷秀才时,还饿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中举后没几天,宅院产业就源源不断而来,各路名流上门拜见。人生的大落大起,秀才比起举人,就是这么刺激。

如此“刺激”场面,待到明朝灭亡后,明朝遗民朱舜水东渡日本后,也曾悲愤抨击:明朝为什么灭亡?就是这科举出了大毛病。读书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成天纠葛于这种无用的学问,就是中了功名,也是再接再厉继续猛捞。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就这么完全泯灭,直到坑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