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考上进士的机会大约只有5%,一般说来是不能直接做主官,当的都是县一级的中下级官吏,比如教谕(县教委主任)、县丞(副县长)、主薄(县委秘书长)。这些人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做官,要不然国家不是白挑选这些人了吗?

朝廷会不定期地在那些几次会试不第的举人中进行挑选,人称“大挑”。运气好的话,赶上吏部的大挑,还能外放当个主政一方的知县。

科举.jpg

除了“大挑”,还有拣选。拣选任职主要是推官(府佐贰官,负责刑名之事,相当于市公安局长,清康熙年间废)、知州(州的地位比较特殊,直隶州相当于府,散州相当于县,所以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者县长)、知县(相当于现在县长)、通判(地位也比较特殊,辅助知州管理政务,但又对知州有监察权,和现在副市长加纪委书记有些类似)等官。

历史上,官员讲究学历出身,以举人身份出将入相的少之又少,但也不乏治国奇才。明朝清官海瑞就是举人入仕,官做到从一品太子太保,简直就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清朝左宗棠也是举人入仕,官至正一品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二等恪靖侯,逝世追赠太傅,属于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