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五千年,出现了无数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著名人物。但被历史埋没的人物更多,很多都是历史学家匆匆一笔,留给后世的资料并不多。今天就跟随历史笔记看看中华历史上被历史学家匆匆一笔的牛人。

冉闵

9-1409191F155.png

冉闵大帝--一个拯救了中华文明却被刻意遗忘的人。

对于中国古代史,恐怕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会引起历史爱好者之间对立的争论,恐怕也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使草根的热情和官方的冷漠变得如此滑稽。一个生活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人物,以他短短三十年的生命,却如流星般闪耀十六国史的夜空,却也如流星般焚尽于十六国史的边际,留下的是后人的唏嘘、赞叹、谩骂和疑惑。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由于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在史书上把冉闵大骂一顿,而后代又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所以,某些太监史学家据此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杀胡令是顺应民意的,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入侵印度的雅利安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国人。冉闵天王昭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杀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正因为冉闵,我族方才免于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剧。

u=835595603,746070239&fm=21&gp=0.jpg

俞大猷(yóu)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考中武进士,全国第五名。授职守卫金门、同安一带,历任百户、参将、总兵、都督、同知等职。转战江苏、福建、广东和山西大同等地,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俞家军”威名赫赫,与当时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在47年的戎马生涯中,俞大猷虽血战倭寇20年,他历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马生涯四十七年,“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晚年三次曾上疏请求告老归乡,万历七年(1579年),病死于任上。赠左都督,谥武襄。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官授平蛮将军,死后被追谥为武襄。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词等编汇成《正气堂集》。

斛律光( hú lǜ guāng)

斛律光,字明月,是北齐一位功高盖主的将领。他是将门之后,父亲斛律金曾是北魏武卫大将军。因此他从小便显露出了超常的军事才能。尤其擅长骑马射箭,有一次一箭便射落了天上的的鸟,而且是正中要害部位,射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他带兵打仗的本领也是冠绝天下,曾经在邙山之战时迎战北周大将达奚成兴,结果两兵还没有交锋,达奚成兴由于惧怕斛律光而不战而退,结果被斛律光乘胜追击导致大败,俘获了两千多的周军大胜而归。还有很多的作战也都是打的敌军四散而逃。

另外他的名字也有一番来头。他复姓斛律,这个姓氏应该是来源于勅勒族,属于以部族的名称汉化之后得来。而勅勒族是南北朝时期的原始游牧民族,又叫赤勒,高车和狄历等。而斛律氏是勅勒族中比较强大的一支,他们基本都是英勇善战,勇不可当。而他的名“光”也有深意。联系到他的字“明月”,应该是长辈们希望他像明月一样发出夺目的光彩的美好寓意。

纵观他的一生,他也确实做到了名字中所寓意的美好愿望,建立了卓越功勋,只不过可能是光芒太盛了,引起了皇帝的忌惮,他最终被后主高玮以谋逆之罪刺杀,留给后人无尽的叹惜。

8282d158ccbf6c812c05c609be3eb13533fa4025.jpg

虞翊

虞翊,字升卿,对于他生卒,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他一开始并不是以军事主管的身份进入统治阶级。早年间,虞翊只是一个小小的怀县县令。如果朝廷不对零昌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话,虞翊可能就一辈子默默无闻,不会在历史上大放异彩。

在进攻零昌之前,中郎将任尚听从了虞翊的建议,将原本的20万步兵,变成了1万骑兵。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变化,任尚以骑兵的力量与杜季贡对战,结果大败杜季贡,缴获了许多战利品。就这样,虞翊的军事才能引起了东汉王朝统治高度的重视,帝国的实际权力掌握者邓太后直接将虞翊从县令的位置提拔到武都太守。

从此以后,虞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前往武都途中,为了防止羌人的攻击,虞翊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增加炉灶和加快行军步伐的手段,顺利躲过了羌人的袭击,顺利走马上任。

上任之后,虞翊开始对境内强悍的羌人进行扫除,虽然敌众我寡,但是凭借着虞翊的指挥,东汉王朝最终平定了羌人的叛乱。这次平定羌人叛乱的一战,也成为了东汉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

在战后,虞翊积极恢复武都郡的经济,最终经过短短三年时间。武都郡最终走出了战乱的颓废,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

通过虞翊的简介,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有着军事才能,还有政治才华,是一个不知不扣的政治家,军事家。

首先,虞翊具有很高的智慧。在任尚攻打零昌之际,虞翊向任尚献计,将20万劳累不堪的步兵换成战斗力强悍的骑兵。这样一个变化,让东汉王朝在战场上获得了战役的主动权,一举击败了杜季贡。巩固了东汉王朝的政治统治。

其次,虞翊是一个不惧权贵,敢于挑战权威的人。当大将军邓骘想放弃凉州的时候,虞翊不顾身份差异,据理力争,挑战将军的权威,最终使得朝廷否决了“放弃凉州”的主张。若不是虞翊的不惧权威敢说敢言,那么河西走廊可能就不再是中国的领土了。也正是因为这点,虞翊得罪了邓骘。邓骘也在暗地里对虞翊进行打击。他将虞翊安排到朝歌担任县长,想通过那里的暴乱陷害虞翊。但是虞翊不仅没有被消灭,还平定了叛乱,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的智慧。

虞翊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军事成就,主要是因为他会根据战场的形势,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在进入武都郡时,虞翊根据战场形势。将原本孙武战术反其道而行之,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后来在对羌人的作战中,虞翊战术虚虚实实,兵不厌诈,将羌人耍得团团转,最终赢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1418638855620.jpg

马援

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凌。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因功被封为重合侯,但因为他的兄长马何罗谋反,马通受到牵累,被杀,所以马援的祖父、父亲这两代家境式微,地位不显。马援有三个哥哥,他们是马况、马余、马员。都很有才能。 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凌。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因功被封为重合侯,但因为他的兄长马何罗谋反,马通受到牵累,被杀,所以马援的祖父、父亲这两代家境式微,地位不显。马援有三个哥哥,他们是马况、马余、马员。都很有才能。

出身官宦世家,先祖赵奢为赵将,长相俊美,新莽时,任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东南)的督邮。后因私纵重囚,马援亡命北地(现甘肃天水一带),留居当地经营牧畜,王莽末年投奔割据凉州的军阀隗嚣。建武四年(28年),奉书至洛阳,受到刘秀礼遇。建武八年(32年),隗嚣叛汉,光武帝亲征,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使光武帝得以顺利击溃隗嚣。西羌为患,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任陇西太守,率步骑三千,击破先零羌于临洮(今甘肃岷县)。建武十六年征为虎贲中郎将。建武十七年(41年),又被拜为伏波将军,领兵南下,平定二征,功封新息侯。此后,匈奴、乌桓侵扰三辅,马援认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又主动请兵出击,光武帝担心他年事已高,不许。马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瞿铄哉是翁也!”于是派他与马武、耿舒共同出征。

建武二十四年,六十二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后汉书.南蛮传》:“光武中兴,武陵蛮夷特盛。建武二十三年,精夫相单程等据其险隘,大寇郡县。”)。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受阻于壶头山(今沅陵东北),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于军中[1]。《桃源县志》称:“马援征诸蛮,病死壶头山”。耿舒代替马援监督诸军。帝婿虎贲中郎将梁松至武陵五溪调查马援,状告马援指挥作战错误,在交趾打仗时又私下搜括大批的珍珠,马武、侯昱等人也说马援确曾运回过一车珍稀之物。

光武帝闻讯震怒,追收马援“新息侯印绶”——史称“薏苡明珠、薏苡之谤”,事实上所谓的珍珠,只是交趾当地的薏苡,可以“轻身省欲,以胜瘴气”。马援班师回朝时,便载了一批颗粒较大的薏苡回京,于是被捕风捉影,人皆以为“南土珍怪”。马援被定罪,其妻子只敢将他草草葬于城西,宾客故人都不敢来吊会。后来他妻子和侄子马严六次向皇帝上奏章申冤,马援才得以正式下葬。多年朋友、但因成就不如马援而被马援卑侮过的县令朱勃亦曾上奏说:

“臣闻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备于众。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礼葬田横,大臣旷然,咸不自疑。夫大将在外,谗言在内,微过辄记,大功不计,诚为国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将据聊而不下。岂其甘心末规哉,悼巧言之伤类也。”

汉明帝时,图画东汉初年的名臣列将于云台,马援之女马氏当时为皇后,因外戚之故,唯独没有列上马援。东平王怪而问之,明帝笑而不答。直到永平十七年,马援夫人逝世,“乃更修封树,起祠堂”。建初三年(78年),曾外孙汉章帝使五官中郎将持节追策,谥援为忠成侯。

马援著有《诫兄子严、敦书》,是劝诫侄子马严和马敦的家书。当中名句“画虎不成反类狗(犬)”广为流传。

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典略》,三国时军阀马腾、马超是马援的后人。

马援祠位于陕西咸阳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在湖南省渌口镇湘江分流渌江边,有一处为马援建造的寺庙,名伏波庙。马援墓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西3.5公里的伏波村。三国时蜀国五虎大将之一的马超据说也是其后人。

杨涟,一个看似文弱的名字,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勇士。一个让魏忠贤在权力顶峰时,一提名字就心惊胆颤的人,你说这人猛不猛?

杨涟,一个东林党人最典型的代表。

杨涟,一个使东林党走上权力顶峰的人。

杨涟,一个纯粹为了国运而舍生忘死的勇士。

杨涟是以一种非常奇特的方式走上历史舞台。

湖广广应山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曾任常熟知县。青年时期,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正在东林书院传播学问,议论朝政。杨涟对此十分敬佩,逢场必到。后到京城任户科给事中。这之间,他没什么名声。

万历四十八年(1620),神宗久病不愈,按照旧制,此时应召太子朱常洛入御榻前侍药膳,实质上意图传位于太子。但由于郑贵妃从中作梗,太子竟不得与其父相见。杨涟一面找到太子贴身太监王安,要他叫太子“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争取接近神宗的机会。同时,杨涟又敦促首辅方从哲率百官赴乾清宫问安,以示朝臣之力。方从哲不敢前去,百般推诿,说:“帝讳病。即问,左右不敢传。”杨涟声色俱厉,晓之以理。方从哲不便再推,只好照办。

当时,杨涟只是个给事中,七品。方从哲,首辅,一品。

我真的很难想象他哪里来的勇气,我不愿简单地归为信念。或许,当年明月总结的更准确,因为他纯粹。

事后,杨涟还是给事中,直到一个月后,光宗病危。

正在这时,杨涟上疏,言辞犀利。说难听点,把光宗骂了一顿。许多人认为,他必死无疑。而他,毫无畏惧——死即死尔。

忽然,皇帝要召见大臣。其中,还有杨涟和锦衣卫。众人都以为,叫上锦衣卫,杨涟更是凶多吉少。

中间的具体就不多说。最关键的,光宗指着杨涟对大家说:“此真忠君。”让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杨涟,当时还是七品。但是,这个人心里,已经有了誓死效忠的信念。当年明月说,这叫为知己者死。我完全同意。

费尽千辛万苦,杨涟等一班顾命大臣终于抢回太子朱由校,并登基。十几天,史载,涟发白。

如果,你不理解为什么要抢回太子,你可以去查查百科,或者,到明月的博客里面看看《明事陆》。

在这个过程中,他和李进忠交锋两次。李进忠,很多人不知道。但是,魏忠贤,是个人都知道。两个名字,一个人。只是当时,李某还没得势。

天启三年,杨涟升官了。

在这个大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王朝里唯一一个木匠皇帝的统治下,中国进入了宦官专政的登峰造极时期。曾经的李公公,变成了如今的魏九千岁。曾经那些和东林党明争暗斗的三党成员,终因敌不过,转身投了阉党。东林党人,像杨涟,左光斗,顾大章,还是正气凛然。然而,和日渐壮大的阉党相比,东林党明显已经无法扳平。可杨涟还想试试。这是个夜晚,天启四年的夜晚。这是副都御使杨涟的府邸。深夜,灯火未灭。

杨涟的影子独自映在四周的墙壁上,随着烛光摇曳。四年,他看着曾经一个个虽政见不同却心怀匡扶正道的同僚一个个投奔阉党。如今,满朝上下,就像今夜案前的自己,孤军奋战。说只剩他自己,牵强点。但是,也不过是剩下几个东林党的铁杆,也不过是穷酸书生,和魏忠贤比,就像蚂蚁和蟑螂。从当年那个听东林先生讲学的青年,到如今鬓发苍苍的官员,他经历很多,但,始终不变心中的信念,道统。因为这个,他感对着首辅发威,因为这个,他感上疏直言不讳,因为这个,他无所畏惧,扶植朱由校登基——虽然他是个木匠……

这一晚,为了守卫最后的道统,他整整衣袖,磨好墨,从容坚定地写下了后来名载史册的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史官没有记载,但我猜,杨涟那晚彻夜不眠。

六月一日,杨涟将写好的奏疏藏在怀里,准备趁早朝时面奏皇帝,当场揭露魏忠贤。不巧当日免朝,杨涟“恐再宿机泄”,只好交会极门转呈皇帝。

魏公公看见了,你想不到,他慌了。是,这四年来,他以为自己掌控了朝廷,仅有的那些东林党的硬骨头也不成气候,但是,这个杨涟,却依然是个威胁。

中间的过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书。总之,这么一个皇帝,这么一个奸臣,只能有一个结果:杨涟早晚要死。

十月,杨涟被革职为民。

对,你没有想错,斩草要除根,魏忠贤,不可能罢休。

很快,杨涟进了牢房。至于理由,有魏公公在,好说。

陪杨涟的,是另外几个东林党。史称六君子。

老虎凳,辣椒水?呵呵,太小儿科了。这里,用的是铁刷,用法就像搓澡布,在你背上来回擦几下。

杨涟不死。

铜锤击断肋骨。

杨涟不死。

用沙袋压在他身上。按经验,睡着觉就死了。

杨涟不死。

行刑的人疯了。铁钉,打进耳朵。

杨涟不死。

铁钉,大号的,从脑袋上穿进去。

杨涟,死了。

但是,他留下两样东西。有个共同点,血书。

我不敢想,面目全非,还能咬破手指,写下两千字的解明真相的血书和一份遗言。我想不明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志。

两样东西还有个共同点,狱卒发现了。两个狱卒。

两千字那篇,给了顾大章。但是,没办法,他也是囚犯。藏不住,被狱卒发现。顾大章坦白告知,狱卒说,魏忠贤看不到它。

遗书,藏在杨涟的牢房里。死了以后,魏忠贤命人搜。一个狱卒发现了,本想邀功,看完以后,保存起来。

历史,就是这样。史官这么记载的,你信吗,我反正信了。

因为,正义与邪恶从来是存在的,但是,正义总是多一点。有时候,这一点来得不易,来得惊心动魄,来得血流成河,来得催人泪下。

话分一头,杨涟其实是被诬陷贪污被抓的。当时,东林党有个很厉害的人物,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的汪文言。此人出身市井,后与东林党结识。左右逢源,无所不能。三次被魏忠贤陷害入狱,前两次平安出狱,第三次,死在狱中。

魏忠贤搞汪文言,很简单,他不是根底清净的东林党,所以,让他反目很容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实际上,不是。用尽酷刑,汪文言还是三个字:不知道。

终于,他受不了了,他对行刑许显纯讲,你说什么,我都答应。当得知要伪供杨涟受贿,

大呼:“世间岂有贪赃杨大洪哉!”(杨涟别字大洪)

许显纯无奈,当面伪供。

文言垂死大呼曰:“尔莫妄书,异时吾当与尔面质!”

这是个出身市井曾经无所事事混日子的人,最终,选择了正义。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这是杨涟的遗书。

崇祯清除阉党后,追谥“忠烈”。凝练,洞明。

所以,我见过当年明月戏谑不少的人,唯有杨涟,他这样评价:

曾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富贵,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这个人,叫杨涟。

u=3144273445,769705428&fm=21&gp=0.jpg

辜鸿铭

辜鸿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贯通中西,融合孔孟,而我给他的评价是“可惜”两个字。

他游遍欧洲,学会十几种外语,然而大清不予重视,只能做张之洞的师爷;他真正认识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和先进,但意识过于超前,身处于乱世之中,无几人能理解他一生学术成就;他心高气傲,才华横溢,对于英语、德语等语言的了解甚至超出本国人,但是面对在中华大地上肆虐的外国势力及其走狗却无可奈何,只好用尽一切机会对外国人逞口舌之利,却无助于国家命运的改变;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了解西洋的繁华和强大后依然转身投入旧中国这必沉之船,却无法实践孔子“其不善者则改之”的格言,为了热爱祖国,连许多陋习都继承下来,可谓爱屋及乌,可惜的是这种爱也妨碍了他的进步,引用一句对他的评价“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浏览他的历史,我们能看见一个被命运戏弄,然后又戏弄命运的高傲而孤独、对祖国充满热诚的灵魂。

因为辜鸿铭的文明是这样的:要评估一个文明,在我看来,我们最终必须问的问题不是它修建了和能够修建巨大的城市、宏伟壮丽的建筑和宽广平坦的马路,也不是它制造了和能够制造漂亮舒适的家具、精致实用的工具、器具和仪器,甚至不是学院的建立、艺术的创造和科学的发明。要估价一个文明,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它能够造就什么样的人性类型,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正是一个文明所造就的男男女女、人性类型,显示了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即可以说显示了该文明的灵魂。 

而东方文明培养出来的真正的中国人,请注意“真正”这个形容词。在辜鸿铭看来,孔子是中国人的杰出代表,是人类最完美的典型,是中国文明塑造的真正的中国人,就像歌德是欧洲文明塑造的真正欧洲人一样。真正的中国人除了具备沉潜、豁达、纯朴和优雅的品质,还必须具备正义感,具备同情心,具备对美的热爱与尊重。在辜鸿铭的心中,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鲁,但不至于下流;真正的中国人也许难看,但不至于丑陋;真正的中国人也许庸俗,但不至于放肆和趾高气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迟钝,但不至于怪诞;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狡猾,但不至于恶毒。”真正的中国人会给人温文尔雅的印象,他过着成人的理性生活而又童心不泯,他实现了情感与理智的完善婚姻。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如果有意忘却、背弃或抛弃这种荣誉法典,即中国儒家国教中的'名分大义',那么,这个中国人就是一个丧失中国人的精神,丧失他的民族精神,丧失他的种族精神的中国人--他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认为:没有对美的尊重,就没有崇高的品质;没崇高的品质,人民的勤劳力量被用于铺张浪费。而一国人的勤劳力量被用于铺张浪费时,他们所注重的就不是生活的质量而是生活的数量;他们所关心的就不再是生活的情趣和环境的温馨,而是感官的刺激和欲望的满足,是获得舒适、奢华和炫耀的手段;他们可能有健康的身体,但是缺乏美好的灵魂;他们可能过上奢华的生活,但这种生活 “这像死亡之地的苹果一样表面好看,里面则充满苦涩与腐烂的气味” ---引述歌德的话。 

辜鸿铭在中国文明的复兴和日本的演讲中,对日本人如此说:…其实连日本人自己都不是日本人,应当说日本人才是中国人,相当于唐代的中国人,那个时期的中国精神,就好比盛开的鲜花繁盛到了极点,在日本还保留着大部分,在中国因为元朝和之后的游牧民族的蹂躏已经被破坏了。元朝的忽必烈派去攻打日本的舰队遭到了风暴的倾覆,…真正的中国文明也就得以在日本保留了下来…日本能不能阻止自身的西化,日本能不能继续继承自古流传下来的道德标准和民族精神(也就是真正的中国文明和理想),不但关系到日本的未来,同样关系到整个远东的未来。 

辜鸿铭警告日本说:如果日本无法继续保持这些最优秀的东西,不但表象细化甚至连灵魂都一样西化了,那么到那时,日本如同离开了泥土的花朵,被放入到一片花束之中,荣耀不了多少会儿就会面临枯竭. 

辜鸿铭在谈论西方文明时这样说:我要公开说明一下,我讨厌的并非是现代的西方文明,而是现代西方人士滥用他们现代文明制造出来的利器。欧美人士在现代科学上的进步的确是值得人称道的,但是他们滥用高度发达的科技成果的方法和手段完全是错误的。是不应当受到赞许的。… 在我看来,欧洲并没有在发现与理解真正的文明以及文明的基础和意义上花费了多少功夫,而是倾尽全力去致力于如何加强文明的利器。 如同“圣经”中建造巴别塔的人一样,只是不停地追求技术的高度,而不管其道德的基础是否坚固。欧美的现代文明创造的科技的确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庞然大物,但是如同巴别塔一样,面临着倾覆的命运! 

辜鸿铭在“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真谛”一文中精辟地说道:…人们认为只要国家有了钱。一切事情也就都容易办成了,却忘记了国家这一组织除了钱财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需要。 因此我想万分恳切地对各位提出忠告,所谓经济并不仅仅限于理财,它还包含了更多的其它意义,也就是说它必须处理好和道德有关的事情。也就是基于此种意义,我将中国的政治经济学视作一种为道德的学问。 

4_150630135108_1.jpg

李如松

在小编的心目中,明朝有两位军事天才,一位叫朱厚照,他还给自己起过一个名字叫朱寿,此人的职业是皇帝,庙号武宗,不过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年号:正德。另外一位自然便是李如松,此人的职业是总兵,人们对他就远没有对正德皇帝那么熟悉了,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小说或者影视剧来记述过这位平叛乱、抗倭寇,令日本鬼子闻名丧胆的少帅,或许是因为他太过年轻便捐躯沙场的缘故,就像最耀眼的一颗流星,在一瞬间陨落,却曾经照亮了整个夜空。

李如松(1549-1598),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少年时从父熟悉军事,由武进士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再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

万历十一年(1583),升山西总兵官,因给书中黄道瞻等人上疏皇帝,数言李如松父子不当并居重镇,被召佥书右府提督京城抚。

万历十五年(1587)复总兵职,镇守宣府,再召佥书中府。

万历二十年(1592)鞑靼人(东蒙古族人)哱拜作乱,屠杀百姓。李如松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六月抵达宁夏,先用土垒战术,后用水攻战术,组建敢死队三鼓而下宁夏,哱拜束手。李如松进都督,世荫锦衣指挥同知。

同年四月,丰臣秀吉侵朝,并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及印度。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迅速攻占釜山、王京(今首尔)、平壤诸地。十二月,李如松宁夏征尘未洗,又奉旨为东征提督。统蓟、辽、冀、鲁诸军,克期东征。其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总兵职,同军前往。十二月二十五日,李如松率军誓师东渡,抗倭援朝,并击溃日本侵略军大部,除全罗和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外,朝鲜其余被侵占之地全部收复。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班师回国,论功,加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升为辽东总兵。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鞑靼骑兵侵犯辽东,李如松亲率三千轻骑追击,不料途中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与部下浴血拼杀,壮烈捐躯,其地为今抚顺一带,年仅五十岁。万历皇帝痛悼之,令具衣冠归葬于顺天府(今北京)宛平县长辛店之西南。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

一代名将,生平如此。

我想说的是,其实喜欢明史的人,都应该感谢当年明月曾经写过的这样一些句子:“他不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更谈不上知书达理,他桀骜不逊,待人粗鲁,但这些丝毫无损于他的成就与功勋,因为他是一个军人,一个智勇双全、顽强无畏的军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击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家,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本分。其实,他虽是武将,却并非粗人。这是他的诗句‘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四百年华已过,纵马驰骋之背影,依稀可见。”

也许这正是对李如松将军一生最公允的评价。我一直认为,李如松的功绩不亚于卫青、霍去病、岳飞,甚至在有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假如后人忘记了他,那可以说,是一种不义。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捏造“七大恨”起兵叛乱,那时,离李如松牺牲正好是二十年。

其实我一直在想,假如当时李如松尚在,年七十,当不让廉颇专美于前。努尔哈赤还敢于觊觎大明江山吗?也许贪婪会冲昏满人的头脑,但假如李如松将军亲镇边关,而不是百无一用的袁书生,那么,等待八旗的不会是洞开的城门,而是冰冷的地狱。

然而,假设只能是假设,于是历史仍然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转,现实中没有人可以穿越,更没有人可以重生,所有的王八之气只能是在梦里,虎躯一震也不过是幻想,所以吴三桂仍然要冲冠一怒为红颜,而袁督师也仍然还会失机误国,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最痛。即使满清修订的历史,掩盖了那么多真相,但历史的长河之中,流淌的却永远是无法改变的记忆之水。